2010年5月27日星期四

數據心理戰

本想寫一下富士康集團十二跳,其實只不過是傳媒過份關注令人產生錯覺,但在資料搜集期間已經看見高登論壇經已有明眼人看出倪端,所以不再詳述。98萬人中有12跳,跟700萬人中有1000多跳,哪者才是嚴重,大家都能一目了然。但為什麼富士康事件可以成為頭條?除了因為事件的連環性,就是因為「數據」。

在一個理性的知識型社會,數據是事實的最佳支持,統計數據更是強大的兵器,無論在預測趨勢抑或製造假象方面。拿出數據,就代表客觀;客觀卻不等如事實的全部。這就是統計數據的奇妙之處,能以狡猾的表達方式,利用真確客觀的數字,將事實的東西南北大扭轉,以科學性的手法矇蔽看倌。

比如不少品牌常用的「效果提升XX%」、「用後改善XX%」等招徠,想深一層,那些數據是基於什麼來做比較所得?又或者「全港XX%專業人士推薦」,究竟是推薦該指定品牌,還是推薦該類產品或者只是某些成份?只要有數字,就會增加訊息的說服力。雖不會增加其真實性,但一般人都會立時在腦裡留起一種可靠可信的印象。

要玩這種數據瞞騙遊戲,要懂得捕捉一般人的心理,巧妙地選擇表達方式,也就是「單位」。要令訊息更具震撼力的時候,就要選用較小的單位,例如將1年說成52周,感覺上就會令人覺得比較漫長。若要將事實的嚴重性淡化,就要反其道而行,用較大的單位。

就以富士康事件為例,如果大家得知其實跳樓人數只佔員工數目的0.001%,相信一定會質疑為什麼這麼小的一件事也會成為頭條。但換成「12人自殺」這種說法就會令人覺得很多,因為只死一個人也已經令人接受不了,何況整整一打。又例如某公司有一名員工貪污,你也許覺得小事一樁,但如果該公司只得三名員工,換言之即有三分之一員工進行貪污活動,將數字轉換成「超過三成」的話又能變成焦點新聞。事實上兩種表達手法也是在提供真實數據,但卻令人有截然不同的感受。

再舉一些簡單又極端的例子。假如有研究指出,香港的離婚數字將在10年後下跌70%,你可能會覺得是件可喜可賀的事,但如果那原因是在這10內根本再沒有人結婚,那怎麼樣?又例如香港人患上子宮頸癌的人口比例比某地高出十倍,你一定覺得很恐怖,但如果告訴你那個地方的男女人口比例是20:1那又如何?香港的種族歧視問題比某國家嚴重500%,背後原因是那國基本上不容許外國人居留;我玩某遊戲的勝率是100%,原因是我從來只有玩過一次並僥倖地勝出了。

統計數據,是真相,但不是全部。下次見到任何統計結果時,想多一步,試試找出意想不到的真相,不要被所謂的客觀數據蒙在鼓裡!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