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6日星期一

外星思維

剛在微博中經由某連結看到一篇冗長得不知有多少頁的文章《銀河聯邦第一次接觸計劃》,是「外星人」(或者「宇宙人」)向地球人發出的勸諭和提案書。看了才不到兩頁,我放棄了。大部份人對外星人相關的事情都有一定興趣,我當然也不例外,因為他們是超越我們能理解的存在,我們總想多理解一下。但對於外星人的偽證和炒作實在多不勝數,以外星人掛帥的「訓話」也不鮮見。這篇《接觸計劃》看來也是同系列之一。

沒耐性看下去的原因,除了因為內容所說的反戰反暴力論調已不是什麼新念頭外,最看不下去的死因是文章太有「人性」。當然我不能夠說出外星人到底是像「人」還是「異形」甚至是「細菌」,但我就是不能接受他們有跟我們相同的價值觀。這種將人類價值觀硬套在非人類物種身上的所謂「人道」正是人類向其他物種自私任性的不可理喻行為,也彰顯著人類偉大的無知。

假設人類發現了「低等」外星人,大家應該想像得到接下來故事的發展。捕獵、培養、解剖、繁殖、各種各樣適應性的實驗等。人類會以人類的探知方式、基於有限及狹隘的知識去理解這些不比自己複雜的新發現。如果發現「高等」外星生物,或者這回是我們被發現,情況又會否如上述一般,只是角色來個逆轉?

那時候我們就會高呼「外星人想侵佔地球殺害人類!」,但外星人不會理會大家的叫喊和反抗,以為我們只是暫時受驚,或者肚子餓了。他們不可能理解人類在做什麼想什麼,因為根本就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東西。他們或許會抓些人來做檢查做實驗,或許有人因此妻離子散甚至失去性命。但他們並不是邪惡的。他們只是想理解一下人類這種在他們眼中不懂溝通的低等生物。十個百個樣本壞掉了?不打緊,再抓些回來補足存庫就好了!培育出變種的品種但外形上也變得有趣?很好!把他們放回原種群落裡看看有什麼反應。這一類樣品營養特別高?那就讓寵物來試一下味,吃得健康的話就大量繁殖來做營養補充劑!

恐怖?變態?我們自己也不是同樣地做著相同的事情自把自為嗎?擅自將大自然的東西都當作人類專享的資源,任意把物種拿來研究改造,自傲地認為只有人類才會思考才會溝通,繼而妄顧其他動物的生存權利,用人類的角度出發去處理非人類的事情。那我們也不能怪外星生物做出什麼不合常理的事情了!因為他們對待我們的方式,也只是依照他們自己的常理而已!

假如你相信高等外星生物是善良的,來到地球也不會威脅地球,情況也沒差。他們能夠有高度文明和科技從宇宙某處前來探訪,那代表他們在某方面發展得比我們發達。在他們眼中,我們只是一群無威脅性的小生物,而且無法理解他們的知識。他們會將人類看成小動物,就像我們看待小動物一樣。他們會以他們的飼養方式來照顧我們,給我們溫飽和住處,就像我們飼養寵物一樣。你明白了沒有?

當然我不知道事實上外星人會怎樣想,說不定地上一塊小石頭已經是外星人遺下的高科技產品也不為奇(就如你送一塊iPad給原始人一樣)!不能理解的東西硬要去理解是不行的,所以太有人性的外星人大概是假的。

最後一句感想敢言,說不定人類自認為掌有地球生命的殺生大權,是因為全球最暢銷宗教書刊中提及過人類要管理飛鳥走獸之故。人類不單成了管理員,還成了暴君。難怪宗教聖書在教誨同時也必定會提到末日,因為自古暴君總不能壽與天齊。

港字頭系列-港開又講

「港」字頭的新造詞彙,都見證著香港的代表特色和社會現象,有在大陸高速發展下相映成趣的「港燦」、香港親善代表「港姐」、為與同是女性稱呼的港姐劃上微妙的區分的「港女」、成家立室後終極進化體「港太」、不知為何而存在的「港男」、還有在父母眼中被視為純真無垢小天使的「港孩」。雖然對社會現象的分析評論絕非我擅長,但邏輯推理卻還可以。今次想談一下最可愛的「港孩」是怎麼產生。

曾讀過一本關於「協商力」的書,裡面關於「婆媳關係」的章節中,提出了一個我從沒想過,想來又相當合理的論調:媳婦跟婆婆最常出現矛盾爭執的地方在於管教小孩;婆婆總會對孫兒唯命是從,將最好的都給他,將他寵成天子皇帝一般。這傾向,據著書者所言,是一種心理補償行為。婆婆出生在經濟未發展的年代,不少長輩更經歷過戰亂逃難的時期,所以人生的頭一半多數沒有安逸的生活,想給子女吃好穿好已經憂心得要命,可能也只能勉強三餐一宿。到了現代,生活有了改善,逼人的時代成為了歷史,子女也成家立室,終於可重新過舒穩的日子。

也許是過去艱澀的經歷在公公婆婆的心中形成了無法忘懷的遺憾,所以難得孫兒出世,可以重拾撫育小孩的機會,當然不想重蹈覆轍,希望盡其所能在任何方面都給小孩滿足,變成了過度溺愛。其實公公婆婆不單想在疼惜孫兒時趁機對以前無法以最多的資源和愛心來照顧子女的事實作出反抗,同時也想修補自己童年時所缺失的部份,尤其是在物質上的不足。

在父母的角色上,這種情況當然也會存在,分別只在於是純粹地由自身欲求不滿的童年經歷為出發點,為的是補償自己不足的童年。小孩總是在養育者的心理陰影下成長,小孩最富足的部份就正是父母小時候渴求的部份,包括寵愛、物質、知識等。

現在大熱的「港孩」,如果要我粗略界定,就是由小一至中三,介乎五至十四歲,開始懂事卻又不太懂事的這群孩子。由此推算,他們的父母大概是三十歲或以上的那一輩人,亦即六十至七十年代為主。

六七十年代是怎樣的一個生活環境?是否能借助港孩來窺視一下?以後的香港小孩是否也會變成這副德性?下篇《港字頭系列-兒女債》再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