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7日星期六

表面張力

以下經歷,相信任何人也有試過:在行人過路燈亮起紅燈的時候,行人路上堆滿焦急的行人。馬路上沒有車輛在行駛,大家都欲行又止,按兵不動。短短一兩秒間,第一位按捺不住的行人突破了一觸即發的心理界線,往對岸衝去。瞬間第二第三第四五六七八九十位行人好像被第一位啟發了一般,都先後踏出犯法的一步,使在紅燈下橫過馬路的人變成了大多數。

整個過程跟水的表面張力無異。中學時代甚至小學時代,應該都有學過「表面張力」這個物理名詞。水在容器中即使超過了最大容量,也不會即時溢出,反而在容器口變成了凸鏡狀,直到表面張力不敵地心吸力的誘惑,才會一次過將超額的水份子隨引力流走。這種現象源於水份子之間的凝聚力,是相同的份子間存在著的吸引力,將份子緊扣一起。

要削減張力,最佳方法就是混入其他份子以破壞份子的一體性,例如將肥皂加進清水。有異類份子存在的話,份子間本來團結的架構將會被瓦解,就像被外來的份子唆擺分化一樣。

香港人不單能表現出水的凝聚力,也同樣容易被外物分化,加上羊群心態影響,在這個愛發聲愛對抗的年頭,一旦當中有人起哄鬧事,或者在社交平台隨意召集一下,一呼百應的情況愈來愈不罕見,以致社會要達至和諧誠非易事。

至少,每個人也要擁有和諧的生活和心態才能達成這個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