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8日星期日

抱泡龍

昨日毅進計劃招生的震撼場面在晚間新聞中轉播,一大條見首不見尾的人龍映入眼簾。由於事不關己,著實沒有花心神去留意新聞內容,只是報道員的一句旁述觸動了我反應很大的那條神經,令我不禁罵了幾句。

旁白引述,在場都是很喜歡讀書的年青人,更有會考拿到七分的考生到場報名。我有幻聽嗎?都是喜歡讀書的年青人?第一,從第一天接觸「毅進計劃」這項目開始,它給我的印象只是政府設計出來為能付得起錢的家庭提供用錢能輕易買到的會考五科合格證書,實際對個人知識及技能成長幫助甚渺。第二,相信不少毅進計劃學員修讀課程的主要目的既非學習更非升學,只是知道市場上求職最起碼也要拿個會考五科合格才能找到夠合理回報的工作,所以用錢來買一張證書好作為步入社會的踏腳石。真正喜歡讀書的人會出現在那邊?

當然我不能排除毅進學員中也有真正喜歡讀書的人,但為數有多少?喜歡讀書的,早就會自發努力讀書,即使資質多劣,有興趣就自然會付出更大努力好讓自己能達成升學目標,而且更不會敷衍了事報讀毅進只求五科合格的結果,其他升學出路何其多!假如那段旁白是採訪得來的斷論,我只可歎現今學生們都當其他人是瞎子呆子,以為美侖美奐的說話就能胡混過去;如果是新聞部撰寫的話,未免太美化和維護這群努力欠奉但卻詐騙同情的小傢伙了。

說到底,他們並非喜愛讀書,怕且只是喜愛學生身分,逃避成為社會勞動階層而已。學生可以繼續玩樂、走堂、攤大手掌拿零用錢,更不用對家庭負起任何責任,繼續做家中的孩子王。喜歡讀書而去排長龍報讀毫無意義的毅進計劃,實情只是為了抱著可以繼續閒游在社會中的求生水泡吧!

奈何這也是社會、政府和家長趨成的惡果。

夢.想

《潛行凶間》(Inception)一片熱潮應該差不多要過去,所以我才敢寫這一篇,以免有未欣賞該片的朋友誤讀,影響觀片雅緻。此片一致好評,有人是因為覺得劇情深奧新奇,有的是因為選角。在我而言,選角是我從不考慮的因素(完全是個西洋藝人白痴),我去看是為了看劇情。

全程大部份時間都採取「主動聆聽」(Active listening)的前傾坐姿,非常專注。結果沒有如外界所說有什麼難明的地方,整個故事架構清晰易懂,但竟略欠驚喜,可是拍攝、特技和剪接可記一功,令一個聽來複雜但實際顯淺的故事拍得精彩,所以這片還是令我感到賞心悅目。

在這裡當然不是寫影評。這裡的宗旨是利用肆意想像的腦袋來換取免費的額外娛樂。在看片途中,除了一方面在了解劇情鋪排和箇中理論之外,我也為劇中未有交代的部份依循劇中設定作推敲,在此與看過該片的各位分享一下。

在新手女建築師(不要問我名字…一個也記不起來,除了日本人齊藤)第二次入夢並試著架造場境的那段,走到某條真實世界為藍本的橋上時,女孩造了兩面巨大的鏡子前後包圍著自己和主角。之後將往前走的那面鏡子打破,路人們便突然間由具惡意變得安守其份。有想過這幕的意義嗎?

兩面鏡子只能映照出主角二人,亦即構成該夢境的兩位主人-主導的夢境主人和建構夢境環境的主人。雖然不太肯定,但此舉相信是為了讓男主角的潛意識稍為安定下來,不要太過拒抗建築師所造的創作,所以用鏡子讓他看清楚這裡「實際存在」的只有他倆,不要再被潛意識產生出來的投射人物影響以表意識行動的他們。建築師明白男主角的潛意識有失控之虞,故暫以夢中的「現實」來撫平波動中的潛意識。男主角面對天才型的建築師,眼見她隨意大幅度改變夢境結構,有點無法接受,加上建築師更用上以記憶作藍本的場境,所以心裡莫名萌起反對的念頭,因為他自己也曾經不斷地在夢境中利用真實記憶來創造場境(他太太的房子、太太兒時的房子、現實中的房子等),完全體驗了現實與夢境混淆的危險(他和太太二人就是因為這種既虛且實的夢境弄至悲劇收場),加上在那道橋上也混入了他本人與太太的回憶,所以浮躁的心理狀況顯而易見,繼而引致建築師使出了這個讓主角冷靜下來的小把戲。

可是接下來建築師對創造夢中場境的發言卻令本來稍為平靜下來的主角情緒大為波動,再次挑起了被平伏了的反對情緒。於是,潛意識的投射人物開始順應主角的心情,對胡為的建築師作出強制的暴力行為。潛意識的投射人物和表意識的主角本人也有拉扯,因為表意識無意傷害建築師,畢竟自己也有點「心虛」感,無法對建築師直言自己的經歷和責備建築師,可是潛意識的極度抗拒則無法掩藏,投射人物故向表意識及建築師作出反抗。潛意識更利用深藏於記憶中代表破壞和傷害的角色-太太小梅(這個名字我記得!)來刺殺建築師,因為那是主角潛意識中無法駕馭、充滿罪疚的野獸形象,正代表著主角封閉的回憶中的守衞,由她來排斥外來者是最佳的表達,也代表著主角對太太小梅的恐懼。

之後來到了正式任務的第一層夢境,火車突然出現在城市中的一幕。那火車的出現不是無緣無故的。那是因為就在出發前一晚建築師闖入了主角的夢,甚至窺探了他不想被發現的回憶。因為不久前被觸及,加上建築時的言語上不時無意中提起,所以主角的潛意識基本上總是不停地重播著本應深藏在最底層的記憶,因而導致火車的突然出現。正如戲中較早前一幕主角的第一位拍檔反對齊藤要求做inception任務時,向齊藤示範的小測試一樣:只要提及到的事物,大腦接收到相關訊息後,潛意識總會無法控制地自動浮現相關資訊(被命令「不要去想大象」時偏偏出現大象的影像)。這一點正解釋了火車的出現乃因建築師的存在而起。所以我一邊在看一邊在心裡埋怨建築師為何還在抱怨男主角為何令火車出現了。明明就是她引起的嘛!

到了將近尾聲的一幕,第四層的夢境中,主角回到了囚禁著小梅的潛意識。主角沒有在那個kick回到上一層夢境,反而留在第四層伴在夢中正在死去的小梅身邊。之後就接著來到了主角的另一層夢境。與我一同看片的朋友有點不理解為何主角又會進入了另一個夢中,我卻認為這並無不可。由於第四層夢境是主角的夢境,也是他以前曾經「生活過」的世界,所以必定能夠找到協助入夢的那部機器,不然主角自己也可以創造出來(畢竟那是他自己的夢境)。可是,無論在現實生活或是夢境中,都必須存在一個為入夢者施予醒來一kick的守門人,在約定的時間令入夢者從活動中的夢境醒過來。這個角色並不存在於主角獨自入夢的那個正在磞潰的第四層夢境。主角進入了與年老的齊藤相遇的那一層夢境,看來沒有辦法可以逃出來,於是只可以繼續往更深一層的夢境,更深邃的潛意識進發,直至去到一個感到舒適的樓層,亦即是最後一幕的那個完美幸福的夢境-任務完全,伙伴全都健在,家中老父迎接他回家,子女也重返懷裡,才毫無顧忌地停滯並活在那個世界。

最後一幕被視為夢境,全因我們都依照戲中所述的理論來推斷那個不住旋轉的陀螺就是夢境的證明。可是,問題來了!噢,不對,是我的疑問來了!戲內能入夢的角色都擁有自己專屬的「圖騰」來判斷自己處身於現實還是夢中,這個資訊是在那現實世界中得來的。可是有沒有人能夠確定那個「現實」真的是現實?如果那個「現實」只是某個人的夢境,更在那個夢境中編造出「圖騰」能分辨真假世界之說,那麼主角們其實不可能知道自己其實也在某人的夢中。他們被告知,在現實世界中他們的圖騰能夠擁有特定的性質,而在夢中則會出現違反特性的現象,在主角的場合就是陀螺的停頓和不住轉動。因為那是夢境,入夢者能夠在一定情況下去控制所想發生的事情,當然也包括圖騰的表現。在假設的第一層夢境(即戲中的「現實」)他們都會將圖騰想的狀況想像出來,變成所謂「現實世界」會出現的狀況,例如陀螺會停下來。這些無意識的意向令主角們毫不察覺任何不妥,因為他們都認為自己在現實世界,會以現實世界的物理定律和邏輯來設定圖騰的特性。而在假設的第二層夢境(即戲中的第一層夢境),他們會刻意將圖騰的表現設定為反物理常規法則,所以他們能夠分辨出那是一個夢境世界。只不過他們沒有發現在他們認為是現實的世界只不過是一個他們想像得合情合理的夢境世界而已。

當然這只是我自己後來添加上去的想法,戲中沒有展示出來,但也不能排除其實我們的現實世界也是這種狀況。因為無法理解的事情就是無法理解,超出人類認知的層面就是人類無法接觸的世界。但能夠在別人的劇本上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去幻想出延伸出來的世界,也是一種娛樂,即使原著並非如此也無傷大雅,這也算是大腦活動的小遊戲啊!

其實看畢全片後最高興的事情,是發現原來劇情並沒有跟我構思的故事重複。可喜可賀!
(請點擊這裡繼續閱讀補充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