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8日星期三

港字頭系列-玉不琢 即成器

不知在何時開始,大概在社會發展進步到以頭腦工作取代勞動工作為主導、人們意識到人權可貴和身嬌肉貴的道理始起,「體罰」日漸備受非議,先從學校起,用木尺打手板的童年必備已在這代變成歷史遺物,甚而推至家中也提倡禁止體罰。這無疑是文明進步,脫離所謂野蠻人暴力行為的文化人舉動,值得讚賞鼓勵。但凡事也離不開一個宗旨-物極必反。尤其是在盛產「港孩」的今日香港。

報紙上出現家長投訴學校老師體罰子女的新聞已不是奇聞,其內容則啼笑皆非。被指責的體罰內容,竟然是罰站或罰抄。試著從父母的角度去想…「平日我的寶貝怎會靜靜地站著超過五分鐘,那不可能啊!他的腳會累嘛!還有罰抄什麼的,根本就是毫無意思,平常功課已經夠多了,還要上興趣班,哪裡有時間來罰抄?寶貝已經常說做功課寫得手也痠了,還要罰抄?這分明是體罰!」理解。完全理解父母的立場,也再次聽到父母的心聲。這不也是童年經歷所影響而成的價值觀嗎?「港孩」連多站一會甚至寫字也說累,這不是父母造成的嗎?孩子犯了錯才會受罰,如果受罰都不用「付出」(已經用不上「受苦」一詞),罰還有意思嗎?沒有罰只有賞,那「賞」又有什麼意義?有父母又會說,罰不一要付出什麼的,只要不給他們做喜歡做的,那已經是一種懲罰了。也對。但如果換一個形式來想,「罰」等如「負數」、「賞」等如「正數」、「不賞」等於「零」,計算一下,相信「港孩」即使被罰,也不會在心目中出現「損失」的觀念,最多只是「得不到」。

這種觀念的形成,負責教養的父母當然責無旁馱。「港孩」之所以懂得計算結果,精於找出最能「賺」的小路來達至目標,就是因為他們絕對不容許有「損失」的結果出現。因為從來沒有試過「失去」或「付出」(除了錢包內的金錢!),對「港孩」來說,這些事情想起來都已經很沉重很恐怖了,不然爸媽怎麼從來都沒有讓我們試著為自己承擔一下責任,包括對自己的錯負責,乖乖受罰?或者爸媽都明白到了這個年頭,責罰已經不重要了,只要循循善誘,慢慢講道理便行了!也可以啊!那就讓孩子們長大了,練精學懶深造過後,真正闖了禍才去驚覺其實現實社會中犯錯的人是要為自己負責和受罰吧!那時候才嚐試第一次認真的懲罰,身心都應該夠成熟抵受得住吧?是嗎?

早熟的「港孩」,懂得因被爸媽體罰而報警求助,你會覺得這是值得鼓勵的風氣嗎?「港孩」不是覺得體罰剝削了他的人權,不是覺得暴力是種罪行,只是單純地想在當前短暫的肉體痛楚中逃走,加上傳媒不停地吹捧反對體罰之類的訊息令小孩有理沒理都先保障自己的利益,好使自己不用受苦。這現象正是上篇提及過現今港孩家庭的成員都把自己的角色拋諸腦後之故。港孩覺得自己是一家之主,父母覺得自己是奴婢侍從,傭人則被安排擔當養母的角色。這種成長環境和價值觀會否太過偏差?

我不是鼓勵體罰,而是覺得身體上的懲罰只要用得其所,是有其實用性的。身體上的痛楚是不用思考直接傳達到大腦的刺激,不論背景學歷或價值觀,任何人被體罰都會產生同樣的反應-想避免遇上同樣的經歷。正如你被熱水燙過或被刀割過後學會小心留神一樣,是一種連動物也能學懂的條件反射,運用到是腦部的「爬蟲類腦」部份,關乎生死的最基層本能。現今港爸港媽所提供的懲罰,卻都是最高層次最複雜的「人類腦」掌管的部份,大都涉及享樂和物質。沒有享樂和物質,人是不會死掉的,最多只是感到不愉快,但不快的感覺很快就會消散,因為享樂和物質可以用其他享樂和物質取代,基本上說不上是一種有效的懲罰,無法將任何訊息刻在本能的記憶區裡。

又有說體罰會令子女反叛甚至憎惡父母,其實不盡如此。我便是一個小時候被體罰得慘烈但仍然跟行刑的媽媽感情很好的例子。最重要是令孩子知道受體罰背後的原因和動機,還有妥當的善後處理。平白無事便惡形惡相破口大罵的父母,即使沒有體罰子女也不見得子女不會反叛,反而平常相處融洽但子女犯錯時即大發雷霆的父母,即使體罰子女也能與子女繼續天倫之樂。

也許「做錯要認、打要企定」的觀念在現今小孩及少年的世界中早已蕩然無存,所以不可能承受得了絲毫的挫敗和責罰。即使不是體罰,只是責罵幾句,他們都已經受不住要反噬或者啜泣流淚再來一個離家出走或絕食抗議了。這都是父母太寵子女的錯。沒有承擔力不肯承認過錯更不願被罰的人,會在社會上怎樣生存呢?

不過,「港孩」這種特產,相信會在未來十年內銳減。因為下一浪的父母親,將會是八十年代前後出生的朋友,也是經過適度體罰的一代。八十年代是經濟轉趨蓬勃的年代,文化上也大受他國影響,形成多樣化的社會形態,港人思想也日漸脫離傳統,接受且融匯不同的衝擊和潮流,但仍保有一貫的家庭倫理價值觀。我會任性地認為,八十年代是香港最豐沃的年代,其特別意義在於感情與物質兩者之間的平衡。我們不能否定,在物質愈豐足之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愈疏遠,親子也不例外。當人愈覺得金錢可滿足一切的時候,就愈會忘記金錢買不到的關係和感情。而八十年代剛好就像兩者的交匯處、平衡點。

這年代出生的小孩,獨生子女較少,從兄弟姊妹間學習與人相處的機會較多;公屋的睦鄰環境也有利孩子能在左鄰右里的守望相助下得到溢著人情味的照顧;家庭主婦還是堅守著家庭崗位,讓孩子知道家中每人的角色和責任,也學會幫忙家中各種家務;物質層面比六七十年代富裕,卻不至九十年代往後的泛濫;每晚在屋村小巷總會聽見母親打子的喧嘩,但還是會見到一家大小飯後到公園玩耍散步的場面。各種微妙的恰到好處令八十年代的小孩甘苦都嚐過,不像早一兩輩的苦多於甜,也不像後來幾代的不知苦為何物。所以,下一批的父母,知道管教子女的中庸之道,加上現今「港孩」前車可鑑,「港孩」應該會停產好一陣子了。之後在物質富足環境下成長的「九十後」,大概會走回原點,刻意不讓子女有太奢華的物質生活,反而投放大量時間來親自照顧子女,用以彌補小時候失去父母溫暖雙手觸碰、沒有機會黏著父母的那個心理陰影。不知道那時候的泰菲印傭會否出現大量失業者呢?

廿一世紀之前,中國人都相信玉不琢不成器,但廿一世紀的今天,堅信子女一生下來就已是寶玉的父母,完全認為玉不琢即成器。完美的寶玉你還想在上面加幾刀?會弄花弄壞的啊!對,那些天生是塊美玉的孩子,不用雕琢已是觀賞價值甚高的玉器,但社會需要的,卻是有用的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