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5日星期日

書癮者

有一段時間沒有為自己添置新書(漫畫除外),難得引頸以待、metrobooks於朗豪坊的新店終於開張,所以將今天的行程稍為微調,先到metrobooks巡視一下新蒲點。

metrobooks於圓方亦有分店,以往在大摩年代經常趁著休息時間到書店找找新書,有時候適逢折扣優惠,便會「書癮大發」,總會買上好幾本書。小說的話我通常會看原汁原味的,當然指的是英文而已。中譯版和英文版兩者任擇的時候,我會毫不理會價錢上有沒有分別,只會挑英文版。其他語言的就別無他選,只好張就一下讀讀中譯版。當然不是所有中譯版都不值一看,不過我還是對翻譯小說存在著陰影。在metrobooks遊蕩跟其他書店好不一樣。大部份這種類型的書店,都會在空氣中散發著濃濃的書卷氣,甚至好像嗅得到每頁紙的木漿味,和樸實的木色書架的天然氣味。但在metrobooks卻瀰漫著活潑氣息,色彩鮮艷繽紛的精品文具令這家書店多了一份人性化的親近感覺,絕非有如圖書館的嚴肅寧謐。

朗豪坊的這家分店身處一個很特別的位置:朗豪坊辦公大樓的電梯大堂的後方。亦即是說,你要到書店,就要先登上電梯到達辦公大樓的電梯大堂,再朝著眼前的一排書櫃勇敢地穿過去!書店開設於落地玻璃旁,所以能夠採用天然日光,為書店更添悠閒感覺。佔地不大,但亦算五臟俱全,中英圖書、雜誌,還有文具精品,分門別類地以一字形的間隔形成metrobooks旺角分店的區域。當然旺角商舖寸金尺土,總不能奢望有如圓方分店般開揚遼闊,不過由於感覺上書櫃之間的距離有限,即使有開揚的景觀,但稍見局促的物理環境令逗留的意慾略減,加上今天時間緊絀,未能盡情慢慢挑選,只買了一本英文小說便撤退。

之前於facebook得知到新店買書可以即時入會成為VIP,還以為必須要買滿指定金額,結果只要於付款時填妥表格便可即時領取metrohoic VIP卡,最重要是全線通用,所有分店均有九折,市場策略非常值得一讚!更送上metroholic環保袋一個,又再體現到「膠袋徵費」後家中的環保袋比以前的膠袋存貨更多的景象。

終於在我最愛的旺角出現「大型」英文書店,為旺角再添一丁點文化氣息,可喜可賀。

Nobody

近來韓國Wonder Girl簡直在香港一曲闖天涯,電視電台都不停密集式「喪播」《Nobody》,連旺角行人專用區的影碟店都在播放其MV。歌曲旋律輕快簡單,拍子鮮明,加上連小孩也能夠模仿得為肖為妙的舞步,早在youtube上已有男女老幼齊來東施效顰,惹笑程度令短片在facebook上流傳了好一陣子。說真的,歌曲確實很易令人「中毒」,只消聽過一兩次就已經可以哼出副歌段落,其「洗腦度」絕對可跟「南無阿彌陀佛唸經機」相提並論。

自問少接觸韓風潮流,能夠數得出曾在香港風光一時的歌曲,不是悲情韓劇的哀怨情歌,就是跳舞歌曲,當中佼佼者兼開山祖宗應該是朴志胤的《成人禮》。《成人禮》跟《Nobody》雖然同樣是跳舞歌曲,於聽覺享受之上加添視覺沖擊,但兩者風格和包裝卻大相逕庭。《成人禮》以性感舞步配以高階的跳舞技巧,在朴小姐個人的高強舞技下為歌曲披上型格的黃袍,皇者之風有如日本天后安室奈美惠,稱霸單人舞領域。至於《Nobody》則以較簡單的舞蹈,配上隊團的整體性和合拍性營造出既具逼力又賞心悅目的和諧畫面,與單人獨大的效果又有截然不同的風味,就仿如日本的女子組合MAX一樣,以群體舞的魅力攝住觀眾的雙眼(對不起,SPEED的粉絲們,我很少看SPEED的MV,也很少看到她們的"整體性")。

單人舞和群體舞涉及的人數大有分別,當然欣賞價值也各有不同:單人舞以技巧為主要表演元素,表演者可以施展渾身解數任意發揮,將最佳狀態展現出來;而群體舞則著重齊體性,即全個團隊的合作性。當然群體舞也講求技巧的發揮,不過隊員間的協調和默契比起技巧更見重要。如果隊員之間只顧自各表演,忽視整體性的話,出來的效果只會像是一群互不相干的人在同一舞台上「搭跳」,各自各精彩;又或者有其中一人亂了腳步的話,鶴立雞群的兀突場面必定惹來全場發笑。

群體舞可以利用整個團隊整齊的舞步重重的震撼人心,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即使舞蹈簡單得有如《Nobody》,也能夠捲起旋風,所以我喜歡看群體舞,也喜愛跳群體舞。

不過,就算Wonder Girl在《Nobody》MV裡的舞是否整齊合拍,或者有多整齊合拍,我都想由衷的從心底說一句:夠了!!

火車?地鐵?港鐵!(上)

晚上家族飯局後打算到紅磡乘搭西鐵線回家,於駁腳的小巴上突然起了一個小念頭:現在的紅磡火車站究竟「牌頭」是寫著什麼呢?有到過紅磡乘坐港鐵的朋友必定對這個車站的外觀有一定的概念,大概也不會忘記面向殯儀館的那邊,有著極大字體的車站名稱。印象之中,上一回認真地去留意它的時候,兩鐵還沒到談婚嫁的地步,它還是掛著「紅磡車站」的四個大字。現在兩鐵合併,紅磡車站已經被改稱「紅磡站」。按照邏輯推敲,以往所有火車站的名稱都以「車站」二字結尾,而地鐵站則全部只以「站」字結尾,所以現在港鐵以地鐵公司為首,這麼的一個局勢下所有東鐵線的車站被刪去一個字也是理所當理!


話說回來,紅磡站(我會緊記它現在的正確名稱)也前後換了兩次名字。八十年代初期,幼少的我很記得那時候九廣鐵路電氣化火車的兩個終點站分別是羅湖和九龍。對,是九龍。那個年代的紅磡站是掛著「九龍火車站」的名牌,自豪地伴著紅磡體育館站於一個無人之地,周圍只有郵寄中心及殯儀館。九龍火車站給我這個小朋友的形象就是很多大陸人,還有很多座椅設置於大堂裡供候車回廣州的乘客休息。那些座椅跟第一代電氣化火車上的經典橙色座椅毫無分別,一直我都認為那些座椅是從不再使用的舊火車上拆下來放於大堂循環再用的。過了不知道多少年之後,九龍火車站先變成「九龍車站」,不久之後更改稱「紅磡車站」。從此,家人說「乘火車出九龍」的意義變得有點含糊尷尬了。究竟是指前往九龍區,還是到紅磡車站呢?

不知道紅磡站的易名,是不是早在十多年前已經被地鐵公司先行通知,要將「九龍站」這個名字讓出來,留給將來西九龍一帶不知怎命名的車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