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6日星期一

港字頭系列-港開又講

「港」字頭的新造詞彙,都見證著香港的代表特色和社會現象,有在大陸高速發展下相映成趣的「港燦」、香港親善代表「港姐」、為與同是女性稱呼的港姐劃上微妙的區分的「港女」、成家立室後終極進化體「港太」、不知為何而存在的「港男」、還有在父母眼中被視為純真無垢小天使的「港孩」。雖然對社會現象的分析評論絕非我擅長,但邏輯推理卻還可以。今次想談一下最可愛的「港孩」是怎麼產生。

曾讀過一本關於「協商力」的書,裡面關於「婆媳關係」的章節中,提出了一個我從沒想過,想來又相當合理的論調:媳婦跟婆婆最常出現矛盾爭執的地方在於管教小孩;婆婆總會對孫兒唯命是從,將最好的都給他,將他寵成天子皇帝一般。這傾向,據著書者所言,是一種心理補償行為。婆婆出生在經濟未發展的年代,不少長輩更經歷過戰亂逃難的時期,所以人生的頭一半多數沒有安逸的生活,想給子女吃好穿好已經憂心得要命,可能也只能勉強三餐一宿。到了現代,生活有了改善,逼人的時代成為了歷史,子女也成家立室,終於可重新過舒穩的日子。

也許是過去艱澀的經歷在公公婆婆的心中形成了無法忘懷的遺憾,所以難得孫兒出世,可以重拾撫育小孩的機會,當然不想重蹈覆轍,希望盡其所能在任何方面都給小孩滿足,變成了過度溺愛。其實公公婆婆不單想在疼惜孫兒時趁機對以前無法以最多的資源和愛心來照顧子女的事實作出反抗,同時也想修補自己童年時所缺失的部份,尤其是在物質上的不足。

在父母的角色上,這種情況當然也會存在,分別只在於是純粹地由自身欲求不滿的童年經歷為出發點,為的是補償自己不足的童年。小孩總是在養育者的心理陰影下成長,小孩最富足的部份就正是父母小時候渴求的部份,包括寵愛、物質、知識等。

現在大熱的「港孩」,如果要我粗略界定,就是由小一至中三,介乎五至十四歲,開始懂事卻又不太懂事的這群孩子。由此推算,他們的父母大概是三十歲或以上的那一輩人,亦即六十至七十年代為主。

六七十年代是怎樣的一個生活環境?是否能借助港孩來窺視一下?以後的香港小孩是否也會變成這副德性?下篇《港字頭系列-兒女債》再續。

沒有留言: